顯示具有 網海羅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網海羅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若要觀看本內容,需要分享或按讚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分享,除了見證不意外的臉書無遠弗屆的威力外,也對於該生的回應感到趣味盎然。學生無憂無慮,創意十足,或稱天真,或罵很瞎,但都是一種創意,一種發想。轉念想想,在稱奇之餘,也默默祝福此君之奇才於日後能有機運得以適度發揮。




想我自己高中時,也曾做過類似的動作,只不過沒有這麼誇張。某次數學考試,一個題目我完全不知該怎麼去解,但知道用 BASIC 可以寫程式來作苦工「硬算」,於是乎就寫了程式碼交卷。

然後?然後當然是一分都沒有,老師評語說這是數學課等云云,所以電腦計算法不能接受。還好,不是要我抄 20 遍,畢竟現實人生中可沒有 for...next 或 do...while 等迴圈來幫忙。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不要瞧不起胖子

在網路上看到左圖,但我覺得不該是那樣,而是結果會變成右圖。

因為跑不快,只好奮力一搏!所以... 大家還是要對我好一點兒!




小小修改,希望原作者不會介意。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匯集各站資訊並以時間軸方式展示的 memolane

覺得自己發表在網路上各個站台的各種資料四散不易收集?想要進一步使用時間軸來整合網路上有趣的資訊?曾經玩過 Dipity 而且喜歡那樣的概念?那麼最近甫開放正式使用的 memolane 或許值得玩玩。

memolane 的時間軸的概念雖然不算新鮮,舉凡 Plurk 、 Dipity 等都是這樣的概念,基本上可左右挪移來瀏覽某一日期所發表的資訊;而同一日的一項以上的資訊也可以上下捲動,太長的內容也會縮減成摘要,隨著點選而全部展出。

圖檔


目前可以被加入 memolane 的資訊,包括了 Facebook 、 Twitter 、 Flickr 、 Picasa 、 last.fm 、 foursquare 、 Instagram 、 TripIt 、 YouTube 、 myspace 、 vimeo 與 RSS Feed 。當然大多數網站都支援 RSS Feed ,所以只要輸入 RSS Feed 的網址,就可以順利搞定。
在下自己常上的老地方冰果室、黑秀網 與 敗家網,當然也可以透過 RSS Feed 輸入,相關的 RSS Feed 在網站上都有,分別是:

http://www.frostyplace.com/rss.php
http://www.heyshow.com/rss.asp
http://www.byja.com/rss.asp

至於 Plurk 噗浪則是比較特別,是

http://www.plurk.com/user/USERNAME.xml (請自己輸入 USERNAME )

圖檔


如此就可以產生在自己的時間軸了。當然,倘若有不想公開的資料,也可以將之設定成只有好友或者甚至於自己才能看到,而非公眾狀態。

圖檔


網站可以發表資訊,可以搜尋資訊,也可以幫忙處理資訊,更可以幫忙匯集所有發表、搜尋、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各類資訊。看來果真網網相連到天邊,無遠弗屆,資訊何止爆炸,簡直是幾近無限的境界了。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有趣互動的紐約地下鐵地圖

由好友白萊恩處所看到的分享。這是由 Alex Chen 所設計的這個美國紐約市地下鐵系統地圖,並不是個一般的捷運地圖,而是反映了在某個時刻所發車的班次,其所經過的路線。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地圖不但會呈現日夜(在時間跑到晚上六點與早上七點時)不同的黑白背景,也會在不同的車次交叉時線條出現類似撥弦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好玩又有趣。



以下就是這個 mta.me 的影片展現:


Conductor: www.mta.me from Alexander Chen on Vimeo.

當然也可以親自前往 mta.me 瞧個真切。因為在 mta.me 中,瀏覽者還可以使用滑鼠箭頭指標來撥弄那些線段,往返擺動彈跳,彈奏出不同的樂聲出來。可惜無法在 iPad 上直接徒手把玩,否則就更有趣了。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2010 年網路社群地圖

以 nerd 為主題的 xkcd 圖片網站上有個知名的「Map of Online Communies」,也就是網路社群地圖,其乃是按照網路社群每日的活動量,來代表在網路世界裡「國土」的面積大小,來繪製而成。

在這個網路社群世界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社群國度,也有不太熟悉的領域。但那些有著大片國土面積的,應該都聽過甚至於是其會員吧。

在 2007 年時,這個網路社群世界的模樣是:




日前最新版的地圖已經出爐,結果變成:




看來 Facebook 如日中天,不可同日而語, QQ 、 Skype 、 Twitter 與 YouTube 也各自雄踞一方。原本稱霸的 MySpace 則已經衰亡,話說網路世界的發展是十倍速的進程,看來社群興衰也是如此。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Flickr 相片總數超過 50 億大關

每分鐘有超過三千張照片上傳的網路相簿巨擘 Flickr 日前邁入全新里程碑,其相片總數超過 50 億大關!


日前由使用者 yeoaaron (Aaron Yeo)所上傳的這張第 50 億張照片的內容是加拿大溫哥華的 Woodward 活活百貨大樓。網友紛紛湧入該照片網頁留言,給與恭賀和稱讚。 yeoaaron 也在網頁中發言表示「I am Mr. 5 Billion, and there ain't nothing you can do to stop me.」,看來也是喜不自勝。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憑藉著滑鼠與瀏覽器就可以遨遊宇宙的 WorldWide Telescope

很多人都十分著迷於天文影像與資訊,但若要掏出銀兩來購買相關的軟體,可能又覺得沒有那麼必要而不願輕易出手。免費的當然也有,但通常也沒什麼好看的,但若講到由微軟研究中心與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去年三月開始合作的「太空行動計畫」(Space Act Agreement)所成立的 WorldWide Telescope ,那就沒話講了。

在這個網站中,微軟將 NASA 的許多太空星體的高解析度照片透過計算,對應到相關的天象位置去,然後搭配微軟的 Silverlight 技術,可以將之旋轉與縮放,就好像擁有一臺天文望遠鏡,其效果與資訊不遜於一般天文軟體。 更棒的是還可透過合作的其他天文台所設得的景象,分別呈現出不同的星空與相關資訊。 WorldWide Telescope 從 NASA 所獲得的照片超過 100TB ,資料十分豐富,除了星體照片外,甚至於還有許多其他的照片,例如火星探測船「精神號」(Spirit)和「機會號」(Op-portunity)所拍得的環場照片、過去阿波羅系列太空船的所拍攝的月球表面照片等。








以下有一段 TED2008 介紹 World Wide Telescope 的影片,是由科學教育專家 Roy Gould 和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Curtis Wong 介紹 WorldWide Telescope 。標有中文字幕,十分值得參考: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The Art of Analog Computing 給你 Mac OS 般的一天

「The Art of Analog Computing」是由好友張文郁(Bryan Chang)所給予「ROTFLOL」幽默等級,並推薦分享的影片,內容講述一間公司內的生活都由數位科技變成實體操作的情況,亦即所有一切原本由電腦進行的程序、資訊界面與工具,都變成了實體存在的動作與事物,十分有趣。

裡面講述到的內容依序是:伺服器、程式卡住、開機與登入電腦、桌面、郵件、刪除郵件、整理桌面、推特、行事曆提醒、剪報、睡眠與螢幕保護裝置、 Photoshop 、 PC 當機、臉書、老闆來襲、挑選瀏覽器、網頁廣告、垃圾郵件、伺服器當機、打字、推特小鳥與推特鯨魚、關機等。基本上這部影片的內容是在模擬 Mac 環境,所以裡面有些東西是 Mac 使用者才看得懂的。

雖然這「The Art of Analog Computing」充滿了幽默與逗趣,但仔細想想,是否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也如影片中的人們一樣,在模擬或不自覺做出一些電腦世界中才有的動作與行為?想當初,電腦與科技不斷的「人性化」才得以「始終來自於人性」,而反而現今人們的生活卻也摻入了許多 0 與 1 世界的事物,例如「無時無刻不推特,隨時隨地都臉書」,是吊詭抑或自然,就端看個人的觀念與判斷了。

「The Art of Analog Computing」影片如下所示:

The Art of Analog Computing from meltmedia on Vimeo.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Obama 上 Chatroulette

新近十分火紅的 Chatroulette 是個由俄羅斯青少年軟體設計師所創設的免註冊一對一視訊聊天室,其名稱「Chat」當然是聊天,而後面的「roulette」的意思就是所謂的俄羅斯輪盤,亦即可以大風吹般地輪流聊天,就如同在相親業界所流行的「極速約會」一樣的意思。

這是怎麼運作呢?一進網站就會以 Flash Player 來搭配網路攝影機開始自動配對聊天,不爽的話可以按下「Next」鈕來換人。由於不必註冊,外加視訊聊天,不爽隨時換人,所以立刻在網路上竄起,也讓「Chatroulette」成為今年相當熱門的搜尋關鍵字。但這也帶來了另類的使用,例如使用者絕大多數都是男性,並且可能在視訊中做出種種如自瀆等不雅或不當的行為以尋求網路上的刺激;更嚴重的,是有可能讓色情業者或者是駭客,乃至於性變態或犯罪者利用這個網站來伺機下手。

不過也有人想藉機惡搞一下,玩玩花樣,看看其他人的反應如何。例如這段影片就是找了個像美國總統 Obama 的人來上 Chatroulette ,假冒 Obama ,看看網友們的反應。雖然假 Obama 騙過了不少網友,不過他也遇到了許多不堪入目的畫面,十分好笑,值得您在上班用功之餘,輕鬆一下,一瞧究竟: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Wrangler 讓經典男模與你互動

許多人喜歡的經典牛仔褲服飾老牌 Wrangler 的歐洲網站於上個月推出了 Blue Bell 2010 年春夏新款系列服飾的互動網站,使用 Flash 技術搭配高速攝影機所拍攝的人體動作,讓使用者可以在六個畫面中自由拉動知名男模 Tony Ward 來擺出許多帥氣(或詭異)姿勢,同時呈現商品的各個角度,讓服飾與人彼此呈現瀟灑自由的丰采,老款風格獨具,耐人尋味。當然在操作的同時,模特兒所穿服裝的資料也都同時呈現在一旁以為參考。而這樣的互動方式實在很新鮮,引人再三把玩,男女咸宜。

更棒的,是使用者把玩到某個姿勢,就可以按下「Download This Frame」下載該畫面典藏。而該網站也提供了 Download 專區,可以下載男模擺弄姿態的視訊檔案、靜態圖片與曲調輕鬆的循環背影音樂。

該網站若干畫面如下所示:

Wrangler 讓經典男模與你互動

Wrangler 讓經典男模與你互動

Wrangler 讓經典男模與你互動

Wrangler 讓經典男模與你互動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OK Go - This Too Shall Pass - RGM version

感謝同事曾彥瑋(Wei Zheng)的分享! MV 中的曲子是 OK Go 的 This too Shall Pass , MV 內容展現不算新鮮的推骨牌點子,但內容有音樂相關的物件,例如 iPod 、喇叭、吉他等,又搭配曲目節奏與歌者在其中適時現身,充滿趣味,值得一看。

And Then There Was Salsa

感謝好友徐人強(Luke Hsu)兄的分享。

這種突破瀏覽器的玩法以前不是沒有過,但這個影片節奏明快,契合主題,帶動了觀賞者的情緒也誘發了購買的慾望,還是值得一看。

此外,我也很喜歡 Salsa 醬,真的是很棒!

And Then There Was Salsa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黑秀網青哥大戰韓國女諜金秀琳

黑秀網負責人也是我多年老友蔡長青(Alex Tsai)看了我部落格這一篇「紅顏薄命!最美女間諜金秀琳被犧牲的醜惡真相 (轉貼)」轉貼文後,打電話告訴我,說新聞裡的「金秀琳」的照片很時尚,但六十年前怎麼可能是這樣的照片?這種髮型、角度、打光,都是近年才有的。

第一時間我很驚訝於青哥對於美女的照片這麼注意,與平常道貌岸然的他所呈現在我眼前那濃烈「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真是大相逕庭啊!但我也必須重視青哥所提出的質疑。我原本那篇文章上就是如此刊登的:




聽了青哥的質問後,我感覺很羞愧。因為我在看到這新聞時,雖然也曾對那十分時尚的照片覺得奇怪,但並沒有進一步的追查,我也不知道那照片中女子是誰。




當然,為了轉貼(我習慣把我所感興趣的新聞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以為收藏)這則新聞,我也曾進 Google 查詢「金秀琳」這個名字,但看到的多半是這張照片,所以也沒多想,就直接使用。我想,網路上都是這張現代照,可能是某個網站先這麼使用,然後就開始以訛傳訛。啊,網路力量無遠弗屆,而在錯誤的傳遞上可也是威力強大啊!

被青哥這麼一念,我就想好好查了。但韓國現在都不用漢字,我無法使用「金秀琳」去搜尋,但又不會講韓語。轉念一想,去使用翻譯系統,卻發現 Google 的翻譯只翻了「金」,「秀琳」保留音譯。怪怪,怎會如此?難道韓語中沒有「秀琳」?

於是這也讓我對「金秀琳」這個名字感到懷疑,那要怎麼辦?目前的新聞資料讓我無從查起,也無法查到對應的英文。還好,網路中相關資訊多次提及金秀琳是「韓國的瑪塔.哈莉」,所以我改去搜尋「瑪塔哈莉」,果然從一個搜尋結果中順利找到「瑪塔哈莉」的英文是「Mata Hari」,這麼一來就好辦了,然後我就改搜尋「Korean Mata Hari」,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被我找到了有著這個稱號的人就是「Kim Soo Im」,的確與「金秀琳」很接近。

然後透過「Kim Soo Im」的圖片搜尋,我看到了真正當年「Kim Soo Im」照片的 Google 搜尋結果。一看,乖乖,果然與令青哥眼睛一亮的時尚版本差很多啊!




二話不說,立刻修改,也完成了這一段短暫的文史追溯查詢之旅,也體驗到真是「成也網路,敗也網路」,不,應該是「成也 Google ,敗也 Google」啊!




話說回來,圖片雖然修正了,但仍沒有解決「Kim Soo Im」是否漢字翻譯就應該是「金秀琳」的疑惑,繼續搜尋下去可能會水落石出,不過我想就到此為止好了。

青哥真是猛,雖然狂看美女照片,但卻沒有被照片沖昏頭,且發揮專業應有的判斷,真是好樣啊!而對於我來說,能夠透過資料的查詢與追溯,順利還原歷史真「相」,也是一種平淡生活中的小小樂趣。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Karma = 100

噗浪在不經意之中,來到 Karma 100 了,這可花了快十個月!

向來不在意 Karma 數目的我,還得勞駕他人告知才知道此事,若是昨天就知道,或可算個生日禮物!一笑!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Google 改標誌慶祝 Asterix 誕生五十週年

今天 Google 的標誌又有變化,那是為了慶祝暢銷歐洲的法國著名漫畫《阿斯特利斯與歐比利克斯》(Asterix and Obelix)系列誕生五十週年。

內容人物動作與意含十分幽默風趣的 Asterix 是在 1959 年 10 月 29 日首度亮相於漫畫期刊《Pilote》創刊號上,可說是每個歐洲民眾從小到大必看漫畫,就好像日本與台灣的《哆啦 A 夢》。 Asterix 還不斷有新系列誕生,也進軍大銀幕、光碟、電腦遊戲等各種媒材。

Google 的 Asterix 標誌如下所示: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快樂農場一片空

最近 FaceBook 上的「快樂農場」老是出問題,許多社群都紛紛傳出不耐與抗議聲。這意味著快樂農場的玩家真的很多,不過反過來看,廣受好評的遊戲也要注意自己伺服器的能耐,千萬不可自信太滿而把玩家當成無物,否則一旦讓網友吐血繼而失去耐心,可能整個熱烈歡迎的情況會急轉直下。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Yahoo! 網頁變黑白以悼念莫拉克風災死者

為了悼念在莫拉克颱風中死傷的同胞, Yahoo! 從今天上午十時起將彩色首頁轉變成黑白。

據悉這個黑白網頁將至明日零時結束,屆時將恢復原有的色系。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我在噗浪的興趣

在 Plurk 看到無極米分享的這個 Go Plurk! 噗浪興趣分析機,感覺有趣,就去玩玩。只要輸入自己的噗浪帳號(例如我是 alextsai ),程式就去分析你的噗浪內容關鍵字,進而得到答案。

這就是我的噗浪興趣,大體上是正確的: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設計屬於自己的戰機美女圖騰!

喜歡二戰中戰鬥機上的美女圖騰嗎?這種讓空軍阿兵哥發洩或甚至於引以為傲的美女圖騰,已然成為二戰的次文化。然而文化是可以被重新發掘,並且搭配當代的科技,加以推陳出新。這個戰機美女圖騰亦如是!

發行《中途島戰役:血戰太平洋》(Battlestations: Pacific)這個遊戲的 Eidos 很巧妙地建構了一個戰機美女圖騰產生網站 Eidos: Bombshell Beauties ,透過簡單的選擇與操作,很快地就可以從影片拍下美女的照片,然後搭配適當的軍徽以及軍機機種,便可以產生出最後的成品,並將之設定成桌布或者寄出分享給朋友。幾個操作過程圖示如下:









家庭窘照網站收羅幽默歡樂的點點滴滴

不要以為目前的網路上已經沒有什麼好搞的,因為「該被想到的都被創造出來了」,有時候好好的分眾,或許也可以從大網站中搶到興趣相投的群眾。瞧瞧這個家庭窘照網站 awkwardfamilyphotos.com 才成立不久,就受到許多網友的認同,上傳照片越來越多,而且還引發出版商關注,協商合作出書的事宜。

如同 awkwardfamilyphotos.com 的標題「Spreading the Awkwardness」,創辦人 Mike Bender 與 Doug Chernack 一個多月前共進午餐時想出這個點子。他們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些可能被人們收藏在相簿、個人部落格的充滿幽默、令人發窘的照片應該要集中起來,讓大家好好的樂一樂。透過網網相連的特性,這個網站很快地就被宣傳出去,而各種有趣好玩的照片也如雪片般飛來。

你也有一些奇特的創意嗎?趕緊去實現它吧!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光說不練不見得讓你喪失撈金的機會,但確實是放棄自己夢想的具體實踐。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蔡政儒,字明道,生於 1968 年 12 月 22 日,台灣台北人,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電腦資訊科學碩士。性情溫文而恬澹,重義氣,嗜讀書,好美食並曾茹素五年;喜研究電影、攝影與各類玄妙事物,並與友人交遊和幫忙解決問題,進行知識與經驗的交流與分享。近年來專心於電子商務的行銷與系統事務,並擅於企劃與建置小而美的興趣類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