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咬文嚼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咬文嚼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古道西風瘦馬

老婆馬妹又說她變胖了,令我無力。因為我怎麼看她都是瘦嘎嘎的,離「胖」還早得很呢,但是她又很緊張,每次穿褲子啥的覺得鬆緊有些許不同,就會警覺。

面對我的態度,她倒是覺得這就是我會越來越胖的原因。「你都不會緊張,」她沒好氣地說:「我們褲子一緊,就會知道要開始控制,你呢,則是去買更寬鬆的褲子,自然越來越胖。」

我沒話好說,因為她講得都對。此時我通常都只能回敬其先祖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裡頭的「古道西風瘦馬」,說:「瞧,馬還是瘦馬呢!」

不料今天她竟回答我:「對對對,你是斷腸人在天涯!」

我一笑置之,但我很清楚,其實我是「肥腸人在天母」。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誓言 2010

這是幫某位仁兄所寫的文字,因為要表白,所以故意不要太隱晦,明白就是自然,也希望他能夠順利成功!好樣的,衝衝衝!

誓言 2010

我可以捕捉妳每一個歡愉容顏
陪妳度過每一秒快樂的瞬間
分享我發掘的豐盛餐宴
一起漫步在夕陽籠罩的長長沙灘

很想移去妳我之間的隱形界限
進一步共同走向燦爛明天
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許是個難關
只要有心依然可以把手來牽

對他人而言 2009 或許是慘痛的一年
我卻是在歷經風霜後找到了春天
妳那迷人笑容丰姿萬千
春風吹過我的心也輕輕吹過妳的髮邊

我不再把話繼續藏在心間
不願用鏡頭來代替我講不出口的語言
或許這是妳的神祕考驗
但我不想繼續發傻敷衍

我們曾有共同的從前
未來正等著妳我兌現
妳唇的甜可以抹去我淚水的鹹
更不會讓我繼續孤單失眠

我不想終身懷抱遺憾
也不想隨口託辭一切隨緣
我要和妳彼此相依直到永遠
這正是我 2010 年的真愛誓言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尼特族與白相人

看電視突然聽到了「尼特族」一詞,十分不解,上網一查維基百科的解釋才發現真有此詞:

    尼特族(NEET)全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18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 15~34 歲年輕族群。


心中一想,這樣的人其實很多啊,在我 1993 年出國留學前,其實也曾當過半個尼特族達三年,當時雖然有從事一些事情,如 Mac 電腦俱樂部與編輯團體刊物、開設 BBS 、參加大專院校的校友會等,但只怕在許多當時的前輩與親友眼中,我也是「撿角」吧。

然後看到維基百科進一步的陳述,才把現在人們早已見怪不怪的現象連結起來: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增長、生活素質高的國家和地區的青年階層中產生。在台灣有時會被媒體當成宅男濫用,香港人(18 歲以上的人)濫用更為嚴重,容易造成與專業的御宅族混淆不清的情況;在香港則稱之為雙失青年(失學兼失業的青年);在美國稱為歸巢族(Boomerang Kids),意指孩子畢業又回到家庭,繼續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濟支援;在中國大陸被稱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財產生活;在台灣則被常稱為米蟲,早期也有人戲稱其為家裡蹲。


由於尼特一詞,想起了好友唐聖瀚(Ian Town)多年前跟我說過的「白相人」,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相提並論,但覺得就呈現在他人眼前的結果則應該是相差不遠,在此再度引用維基百科的解釋

    白相人是上海話之特定階層人士,白相為上海話「玩樂」;可說是在 1949 年以前上海地區喜歡遊樂的資產階級、有錢有閒人士;負面說詞是「上海紳士流氓」(出資領養許多有牌、無牌、甲級乙級丙級……流氓、賊頭帽子)。


嗯,突然間有此感覺:人生能夠有一小陣子白相一番,或者在朝九晚五間偶爾精神能尼特一下,或許也是不錯的啦。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20090504 的夢境:九華山

有一人告訴我一名稱,曰「九華山」。


【評論】醒後想想,難道我與九華山有緣?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在安徽南部青陽縣西南四十里處,發源於黃山西脈,方圓一百餘平方公里,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太平御覽》記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

所謂的佛教四大名山是四位大菩薩應跡的四個淨地,分別是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峨嵋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與九華山(地藏菩薩 )。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九華山讚歎風景美不勝收,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在《九華山歌並序》中有:

「九峰競秀,神采奇異。
 昔餘仰太華,以為此外無奇;
 愛女兒荊山,以為此外無秀。
 及今見九華,始悔前言之容易也。」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藉甚乎人間。」

李白曾三上九華山,見山峰聳立好像蓮花,寫下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苗而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天河挂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
 君倍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也因此九子山便改名成為九華山。李白對於九華山還有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更是千古傳誦。

此外,九華山之所以傳說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乃是在《宋高僧傳》卷二十所載唐朝金喬覺大師之故。金喬覺是新羅王族,發心出家後法名地藏,在唐開元七年(公元 719 年)渡海來到九華山修行,於東崖峰岩洞內清苦禪修,人稱洞僧,至唐開元廿六年(公元 794 年)涅盤,世壽九十九。

相傅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為其涅盤後瑞相符合佛經所載菩薩再世特徵,世人方悟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因此流傳下來。而九華山共有十四人以不腐肉身方式坐化,留下來的有五尊。有興趣的朋友可看看這段節目:





不過轉念想想,到安徽太遠了,不知何時才能去?經過一番搜尋,發現台灣在苗栗銅鑼鄉有個九華山大興善寺,或許先行到那兒去瞧瞧。一搜尋,又發現網路上說此寺有新舊之別,嗯,我看舊的會比較合乎個人風格罷!

除了苗栗外,還有嘉義九華山地藏庵,有緣去拜訪好友燦哥(張志燦, James Chang)老家時可順便前往上香。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Vs.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今兒個是星期三,剛看到噗浪上高亨利兄講到:「一週快過了一半,一天也過了一半」

結果超哥回應了:「嗯,我連人生都過了一半...」

我忍不住出聲分享,提想他們若要修行,還有機會。莫遲疑!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時候應該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有人說這是積極行樂,有人說這是消極逃避。一念之間,差別立現。但反過來想,管他是積極還是消極,不管如何,或許更得要更勇猛精進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喜歡舉小學生當例子。小學生整天喜歡看卡通玩電動,無憂無慮;但想得多的就會努力用功,會幫忙家事,如此被其他小孩當成異類。大人看小孩呢:「他不懂啦,以後就會懂。」「沒關係,讓他玩吧!」有些人很早就懂了,有些人到二三十歲依然與二三年級時一個模樣。

可能有人說很早就理解這些事情的「早熟兒童」,是失去了純真,但我覺得至少他「也曾純真過」,過去懵懵懂懂整天玩樂,但現在看清真相,就知道了「人生就是從用工作起」,感悟了「讀書是為自己所讀」,發現了「家裡需要我幫忙」。這是好還是不好,見仁見智;但就整個大方向來說,相信是利多於弊。

或許有人會問我,怎知會有來生?怎知修行有用?怎知行善積德是有意義的?

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但多做有益無害。況且隨著人生旅程,我到了現今四十歲了,所見所聞越來越多,我也發現許多玄妙的事情、故事、傳說,似乎都指向這個世界與人生後頭還有個大真理存在,到底那是什麼,是你我所信仰的還是所未知的,就等待日後的驗證與追尋。而且或許這整個宇宙就是這麼單純,這麼簡單,「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李白《靜夜思》 日版本才是原文(轉貼)

中時電子報╱朱建陵/綜合報導 2009-01-27 02:22

一個三年前從河北轉到日本就學的中學生相木將希發現,他在中國讀到的唐朝詩人李白《靜夜思》版本和日本流通的版本不同,他在積極尋找答案之後發現,日本流通的版本才是李白詩作的原文,目前大陸和台灣流通的版本,都是後人的改寫。

目前大陸和台灣流通的《靜夜思》版本,都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根據日本版本,則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BBC》報導,相木將希發現版本不同之後,先是詢問出版社,未能求得解答。其後,他透過網路查找、寫信給中國學者等方式得知,日本的表述是李白詩作的原文,中國的表述則是明朝後為普及詩詞而改寫的。

據稱,中國大陸學者一般都同意,日本版本的《靜夜思》和現存最早的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一致,應當是李白原詩。現今中國通行的版本,最初見於明朝李攀龍的《唐詩選》,並出現在清乾隆年千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流傳至今。

去年五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日本期間,曾前往橫濱中華山手學校參觀,並走上講台,為學生講解《靜夜思》。胡錦濤當時用的也是「床前明月光」的中國版本。

事實上,「床前明月光」版本很早就引起懷疑,首先是在室內的床前,如何能「舉頭望明月」,有學者認為,此「床」非指「睡床」,而是「井欄」。再有,一首五言絕句出現兩次「明月」,是件很奇怪的事。

此詩後來也被大陸好事者編入「政治段子(笑話)」。說某領導詩興大發,賦詩一首:「看見床前明月光,懷疑地上起了霜。抬起頭來望明月,低下頭去想故鄉。」領導祕書聽後激動不已,讚領導比李白更勝一籌。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便宜行事從此不便宜

開車時收聽收音機 News 98 電台的廣播節目,聽到了張大春的說書節目,聽著聽著,突然聽見了「『變移』行事」這個詞,大驚,想說不是「便宜行事」嗎?但轉念一想,不對不對,很像以前曾讀過「便宜」此時發音應該是ㄅㄧㄢˋㄧˊ,也就是同「變移」的發音才對。回家後,查了網路上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網路版,果不其然!

便宜

1. 對某事物有利益的事。漢書˙卷六十四上˙嚴助傳:「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
2. 方便合宜。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把那大團圓桌子放在當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愛吃的去吃,大家散坐,豈不便宜。」
3. 適宜、舒適。宋˙劉子翬˙南歌子˙伎倆無多子詞:「寵辱棋翻局,光陰鳥度枝。頹然徑醉是便宜。」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消遙快樂是便宜,到老方知滋味別。」

若是做一般人常用的「價格低廉」講,自然還是念「便宜」啦。不過經過如此回想與搜尋,重新調整發音還真不習慣,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學生時代硬調整發音後覺得拗口時所說的:「把滑稽念『古蹟』,還真是滑稽」!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誰來同銷萬古愁?只怕愁上更加愁!

為了公司的常態事務處理效能,我決定解聘目前的半天工讀生,改招聘新的全天工讀生,嗣後亦看狀況考慮將之升等成為正式同仁。所以昨天申請了 1111 人力資源網的服務,今天開始約人面試。我讓同仁 K 與 Boing 兩位小姐去處理,最後再現身關切。

我每個人除了寒暄外,都問兩個問題:

1. 請問「Q」鍵在鍵盤上的什麼位置?

2. 請問「黃河之水天上來」下一句是什麼?


結果大多數人能夠回答第一題,卻沒半個能回答第二題。轉身問公司同仁,也竟沒人能夠回答。

是我問得太苛,還是大家都不 care 國文?這麼簡單的李白《將進酒》都接不上?真是遺憾啊!遺憾!



《將進酒》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某日歌》與《他日歌》

嗯,因為你古時候的地位(轉貼),進而看了昨日.今日.明日中所提及的這些歌後,再次深深有感,在下也試著就個性上所喜歡的自在自適風格,來擬一首《某日歌》吧…


    某日噫某日,某日何精彩;
    某日行某事,適時最難買。
    手舞足蹈兒孫孩,灰飛湮滅你我他;
    與其算計昨今明,不如瀟灑歸去來!
    恣意隨意莫失意,《某日歌》後亦開懷!




結果網友 Rios Chen 回應:


    難得蔡老有此雅興,在下也附和一首《他日歌》吧!

    他日再他日,他日未分曉;
    他日行何事,今日計畫了?
    人生無幾酬壯志,他日龍門鯉魚躍。
    莫言妄菲薄,潛力自無窮。
    諸君自譜《他日歌》,他日功成念今朝!

昨日.今日.明日

嗯,因為你古時候的地位(轉貼)談到昨日… 與昨日種種… 啊,突然有感,特此離題分享︰


    ●文徵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名璧,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
    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共稱「吳中四才子」。
    寫有提倡「今日事今日畢」的《今日詩》流傳於世。其詩曰: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文徵明之次子文嘉(一五○一~一五八三)字休承,號文水。
    寫有繼乃父的《今日詩》的《明日歌》,以「明日」續「今日」,都是提醒惜時之作。歌云: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今人徐傳德先生讀了《今日詩》和《明日歌》之後,深有感觸。
    回想自己往日學習不勤,今日徒有懊惱,確無實益。
    於是便自編《昨日詩》一首以自勉。其詩云: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過去了,今日徒懊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以上取材自臣采飛揚 blog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90 度的斜坡要人命,不用心的報導令人氣

這是上週一則令人看了感到悲哀的新聞…





記者報導說,由於堤岸太斜了,所以小孩子走在岸邊,就跌了下去。小弟弟看了也就一起下去。


記者說,斜坡特斜,達 90 度。這樣當然會出事等云云…

在下一聽,很是吃驚。 90 度,那就不算「斜坡」了!一看電視畫面,還有圖示,上面標的也是 90 度,看了真不知該講什麼,隨手拍下,以為後世與後事之師。




後來有網友 linjacky 回應,說:那是電視新聞記者不懂一般工程用語對「坡度」的定義,是以垂直高度除以水平寬度得到的數值換算成百分比(%),例如坡度100(%)是等於量角器的45度,坡度90(%)大約等於40多度。那個斜坡應該是寫「坡度90(%)」,而不是「斜坡90度」。

給大家參考!

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專車,還是很特別的車啦!

先前曾發表過「專車,就是很特別的車啦!」,也曾去信希望台北客運修正,結果今天在百齡橋與環河北路驚鴻一瞥…






啊,還是沒改啊。看來在下送去的建言沒人理睬。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mélancolique

最近學到一個新字,是 mélancolique ,法文,意思是憂鬱、一點點的悲愁。這也是我所喜歡的調性、態度,以及人生實相。

2006年8月21日 星期一

泊泊.汩汩.汨汨

同事酷火兄(陳皇諭, Albert Chen)對於美食很有見地,令在下佩服。不過看到他在網站上分享美食心得「現在去吃小管正是產期! 不沾任何醬料, 鮮甜可口,小管的墨汁還會泊泊的流出」,忍不住發言說請容在下造次,提醒國文的部份。

「泊泊」流出,有誤也。應是「汩汩」流出才是。

汩者,音同「古」,意思為雜亂、消滅之意,後引申為江水急流之狀。

他使用「泊泊」,代表記得此字之字形,但不知字音,才會有此誤用。通常一般人會誤用成「汨汨」,也就是屈原投汨羅江自盡的那個「汨」字。

2005年12月6日 星期二

白叔 2005 年 12 月 6 日家中設宴

話說 2005 年 12 月 6 日,白叔(白榮吉, Uncle Pai)不知何故,決定邀約四方好友。當然囉,夫唱婦隨,照例還是由白媽媽主廚。白媽媽廚藝精湛,烹飪水平可說達餐館廚師的造詣,即便她時常嚷嚷著說「只不過是家常菜」,個人以為這「家常菜」若前面加上個「白媽媽」三個字,就成了正式的餐館名字啦。





有菜,自然也得要有酒囉!瞧白叔準備了兩瓶紅酒,蓄勢待發!





有人奉上了總統指定的國宴酒,白叔看來暗爽在心口難開。






只要有人第一次來到白叔家,很快地就會被白叔早年的海底攝影作品所吸引,深深為之驚艷。





而令在下感到驚艷的,則是白叔掛在客廳的這一幅書法作品。落款作者「小魚」,本名陳正隆,乃台灣基隆人,與白叔同鄉。其半生都過著寧靜適性與人無爭的生活,並因台灣佛教界傳奇人物李元松之故虔誠信佛。著有《天地一小魚》、《小魚書法集》等書法集,與《二事如意》、《人海茫茫相愛一場》、《魚戲人間》…等文集。



主題文字「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來自宋朝張孝祥的《西江月》,原文是: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這闕詞所描述的是個十分自適、自得與放下的意境。想必白叔已經深得此精髓,所以小魚先生才以此贈之。



這是白叔書房的電腦,從經典的 PowerMac G4 Cube 、 IceCube 硬碟外殼、恐龍 Firewire Hub 、 FireWire webcam 到 Harman Kardon 水母喇叭,一應俱全。也由此可管窺白叔的敗家指數其實十分高亢,「六十幾」真也不輸給「六年級」! Shock





以下三張是餐宴實況。瞧與會者無不酒酣耳熱,高聲談笑,好不快活!









啊呀,雖然前有張孝祥的《西江月》,但此時還是祭出了李白的《將進酒》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是比較有味道!是啊,但願年年有是日,歲歲有此朝!

2005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專車,就是很特別的車啦!

自從半年多前在馬路上看到一輛台北客運的巴士標著「專車」與大大的英文字「Special Bus」從在下身邊駛過,當時覺得很奇怪,因為心知肚明說「專車」一定不是叫做「Special Bus」,但又想不起來應該就怎麼翻譯。

當晚回家後,在線上攔截了老地方冰果室站長,也是在下多年老友白萊恩(張文郁, Bryan Chang),經過詢問後,白老闆笑翻了,說怎麼會這麼翻譯?後來白老闆才告訴在下答案 -- 「Charter Bus」,在下也才憶起留學美國時曾經看過這樣的辭彙,啊,多年沒用,就忘光光啦!

當時白老闆問在下怎麼不當場隨手拍照?因為當時傻眼了,實在來不及,所以很遺憾啊!結果無巧不巧,日前下班時,到新店捷運總站搭車,看到旁邊的台北客運巴士停靠站剛好就有輛「Special Bus」正停靠著呢,二話不說,冒著被司機毆打的危險,硬拍此張…





啊呀,英文字因為曝光稍長的關係,整個字都胖到無法閱讀了,經過調整後,再特寫一張,這張就比較清楚啦:





看來新店客運很漏氣啊!嘿嘿,沒關係,在下跟其老闆有管道可聯繫,這就拿著證據予以通報,倘若下次有緣見到修改後的情況,再公布照片囉。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蔡政儒,字明道,生於 1968 年 12 月 22 日,台灣台北人,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電腦資訊科學碩士。性情溫文而恬澹,重義氣,嗜讀書,好美食並曾茹素五年;喜研究電影、攝影與各類玄妙事物,並與友人交遊和幫忙解決問題,進行知識與經驗的交流與分享。近年來專心於電子商務的行銷與系統事務,並擅於企劃與建置小而美的興趣類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