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金玉良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金玉良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純潔善良。
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
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When I say I'm a Buddhist.
It doesn't mean I'm purer and nicer than others.
But means I have too much ignorance and worries to remove.
I need Buddhas' wisdom.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具足智慧。
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
我需要用謙卑,來體會更浩瀚的世界。

When I say I'm a Buddhist.
It doesn't mean Ihave more wisdom than others.
But means I have been occupied by more arrogance.
I need be more humble to have a wider horizon.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比别人好或壞。
而是我了解到:
眾生的平等無二。

When I say I'm a Buddhist.
not because I ambetter or worse than others,
but because I understand everyone is equal ,no one inferior.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
而佛陀却能愛那恨佛的人,
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
所以我選擇學佛。

When I say I'm a Buddhist.
For I only love those to my taste,
But Buddha loves even the people hate him,
turning them into ones full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That's why I choose to follow Buddha's teaching!

當我說我是佛徒時,
不是為了從此求財得財。
而是為了,
了斷自己對一切欲望的執著。

When I say I'm a Buddhist.
Not with the goal of getting what's in my interest.
But for terminating my personal clinging to all worldly desires.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
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
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下從容如君王。

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t.
Not because I pursue a smoothy life.
But for the calm acceptance of impermanence,
In any cruel circumstance,
Be relaxed and confident like a king.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以愛的發心綁架他人。
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
在隨順眾生中自利利他。

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t.
I do not mean to restrain others,
With the motivation of love,
Rather it is the good use of wisdom.
To benefit oneself and others while being sympathetic to all sentient beings.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要逃避人世,追求虛無。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
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t.
Not because I want to escape from the world and pursue the nothingness,
knowing everyday life is within Dharma field.
To live in the present is to practice.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
而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一一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

When I say I am Buddhist.
It does not mean that mylife will no longer experience setbacks,
But with the Dharma.
Setbacks are transformed into a cause for my growth.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
單單想到今生有緣身而為人,
具備修行的能力,
又有機會遇善知識得以聽聞佛法,
就深心感動,因緣不可思議。

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t.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endless gratitude.
Just thinking I was born as a human and has the practice ability this life Also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good and wise advisors, therefore hearing the Budda's ideas.
This unbelievable karma deeply moved me.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
而是我發現了:
我已具的自心本性。

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t.
Not because there is a God,
But I found the nature of my own heart.


==========


蔡政儒說明:

1. 關於上面的詩句「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此詩「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When I say I am a Buddhism),在網路上流傳頗盛,還被標注說是「理察貢布理奇(Richard Gombrich)教授的看法」。

其實那是在一篇貢布理奇教授的專訪(見本文文末)中,被作者引用以對照貢布理奇教授對佛學的觀點的「廣為流傳的詩句」。但經過我 Google 搜尋,實在找不到英文原文的出處與引用,讓人費疑猜到底是誰寫的,但寫得很好,翻譯得也頗適切,難怪中譯的部份會廣為流傳。

2. 詩句的中譯部份我略微調整了遣詞用字,但是這個部份我調整較多:

原文:
而佛陀却能愛自己所恨的人,
But Buddha loves even people he hates

我修改成:
而佛陀却能愛那恨佛的人,
But Buddha loves even the people hate him,

理由是:佛不會恨人。

3. 理察貢布理奇(Richard Gombrich)教授, 1937 年 7 月 17 日出生於英國牛津,擁有東方研究學士(梵文及巴利文)第一級、哈佛大學文學碩士、牛津大學哲學博士,並獲得寶藏獎學金斯卡伯勒獎學金等多項殊榮,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佛教與巴利文研究,是西方最負盛名的梵文、巴利文學者,也是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研究專家之一。

4. 前述的專訪在此:

Richard Gombrich 北京訪問紀錄:理察 貢布理奇---佛教學者 (4)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7/05/richard-gombrich.html

5. 延伸閱讀:

遇見巴利文泰斗 李察 貢布里教授 Richard Gombrich
http://www.lnanews.com/news/%E9%81%87%E8%A6%8B%E5%B7%B4%E5%88%A9%E6%96%87%E6%B3%B0%E6%96%97++%E6%9D%8E%E5%AF%9F+%E8%B2%A2%E5%B8%83%E9%87%8C%E6%95%99%E6%8E%88+Richard+Gombrich.html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開公司就是要做生意

好友唐聖瀚(Ian Town)分享:開公司就是要做生意,沒生意至少也要搞創意,若生意與創意都沒有,那也得是忙公益。如果這三者都沒有,那就根本沒意義。

大哉此言。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有計劃的賭博叫投資,沒計劃的投資叫賭博

在噗浪上看到噗友黃金鬥牛發表這樣的心得:

    有計劃的賭博叫投資,沒計劃的投資叫賭博。
    正所謂十賭九輸,人生千萬不要賭,因為沒有太多本錢可以輸!


此言真好!從古至今有多少聖賢與長輩要我們別賭博,也有許多人對於賭博嗤之以鼻,結果卻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許多人--可能還有不少是反對賭博者--都在日常生活無形中陷入另外一場賭博的深淵而不自知啊!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大前研一:聰明人必做的 10 件事(轉貼)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實,就要學會放手。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三、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四、懂得音樂

一定要學 or 懂一種樂器,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增添滋味。

五、避開兩種苦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前者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勝之坦然 ,敗之淡然,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時還有這樣的情愫 ,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裏掃出去。

六、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有些苦痛和煩惱得要默默地承受;歷鍊一次;就豐富一次。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七、常懷感恩心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癒 ,總會有萬般珍惜。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事物,還能平撫欲望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八、熱愛工作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九、勤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這可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十、享受運動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變壞或變態,精彩亦慶菜

今天看到好友趙老(趙明志, Sandwich Chao)的 MSN 暱稱是「不在沈默中變壞,就在沈默中變態」,不禁莞爾。對於向來沈默穩重的趙老,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自我剖析。

剎那間,我也有了類似繞口的體認靈感,那就是「若你無法過精彩的生活,也不要過慶菜的生活」。「慶菜」也者,台語「隨便」之意也。

我看不管趙老是要變壞還是變態,我都覺得慶菜,因為不管是哪一個,應該都很精彩。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1K 也是 K 啊!

許久沒有清除 Safari 的快取臨時檔案,今天一早心血來潮,決定加以清除。結果竟然清出了 350MB 的硬碟空間,當場有一種「賺到」的感覺。轉念一想又不禁莞爾,因為這根本是我自己的硬碟空間,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新硬碟;要不是最近硬碟容量不夠,也不會這麼斤斤計較,想起了要清除這個快取檔案。





同時也陷入回憶,想起了好友顏德安所說過的「1K 也是 K 啊!」

顏老以前剛用 Mac 時(1990 年代前後吧),時常將硬碟的檔案悉數以軟碟機拷貝出來,然後重新格式化,再把磁片上的檔案拷回去,以換取絕對的重整,並整理破碎檔案。此外,他還把比較不用的檔案與程式都壓縮起來,以節省空間。我問他為何要這麼費功夫,他就告訴我,能節省一些空間出來用,就要節省,因為「1K 也是 K 啊!」

在此處,所謂的「K」就是「KB」。在二十年前,當然電腦上的程式與檔案都很小,真的是能省「1K」就是省「1K」。時至今日,對於許多朋友來說,已經變成了「1M 也是 M 啊!」(M 得發「咩」的音)或是「1G 也是 G 啊!」

當時的我很不以為然,因為這是很費時間的,但顏老當時台北時間很多,所以我也沒脾氣就隨他這麼整天 format 來 format 去的。不過似乎這動作也沒維持半年,就自然人間蒸發了。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八字沒一撇,就要算八字?

在電話中建議好友青哥(蔡長青, Alex Tsai)幫前同事 B 小姐(王碧菁, Bianca Wang)介紹對象,青哥遂問我一些 B 小姐的喜惡,我就大概敘述了 B 小姐的條件--還好前一陣子才剛問過她。結果青哥就繼續問到生日,還好旁兒 K 小姐幫我提示,我就告訴青哥 B 小姐的生日與星座,沒想到青哥還繼續問八字。

我回道:「您老也太誇張了,我哪知道八字啊?」

青哥說:「啊呀,我想介紹我的表弟給她,你如果有八字,就乾脆合一下囉。」

我回說:「哪這麼猛啊?八字沒一撇,就要算八字?」

青哥笑:「算了八字後,八字搞不好從一撇變兩撇!」

後來青哥說他這表弟家境不錯,我其實也曾造訪過他家,的確家境不錯,又是藝文世家,想想這樣也不賴,很適合 B 小姐。不過後來想想,我那句話回答得挺妙的,決定記錄下來作為爽句精選。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找到限制,就找到自由

今天開車時聽收音機節目,主持人訪問一位旅遊達人如何才能讓旅遊面面俱到,來賓表示這是不可能的,自己要先認知最想要的是什麼,把握住了,其他的就可以自由自在。因此受訪來賓提及:「找到限制,就找到自由」。

這聽起來似乎有所矛盾,我想了想,深以為然;因為凡事都有所界限,在某個程度的範圍內,反而可以海闊天空。上網一找,原來這是來自導演侯孝賢的分享。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男人有錢會變壞,女人變壞會有錢

這兩天看到「男人有錢會變壞,女人變壞會有錢」這個來自中國大陸的順口溜,深以為然。

不過再三吟詠後,覺得這個「變壞」的定義有些是朝情色方面去講的。所以整個意思就是……

男人有錢以後,就會亂搞女人;而女人跟男人亂搞,才能從男人那邊撈到錢!

不知道在下的解讀是否正確?!阿彌陀佛!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當你發現自己總在抱怨周遭的一切,那麼問題的根源 200% 是在你身上!

「當你發現自己總在抱怨周遭的一切,那麼問題的根源 200% 是在你身上!」是我在 2006 年九、十月時的 MSN 暱稱,用來間接規勸某位人平常很不錯,但老往牛角尖鑽的 Y 網友,那是一種極端的自卑所產生的自負,覺得他人的相反意見都是惡意的,都是衝著自己而來,所以要保護自己。同時間還有 M 網友的「當你以為別人都在針對他人時,其實別人是在針對你」暱稱來加持,聯合發功。

有一次與他聊到他的作品,他覺得:
「說我好的人,我懷疑他是阿諛奉承;說我不好的人,我懷疑他的眼光。」

我大驚。然後他又說:
「說得比較中肯、有批評有讚許的,我覺得是騎牆派。」

我無言,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接下來更是經典:
「那些不表示意見的人,我覺得他們根本不懂這門藝術。」

啊,反正你怎麼說在他眼中都是錯的啦,而且是錯錯錯到離譜。我有時候稍微直言規勸,但怎麼勸,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後來我發現講話要小心一點,因為他會記得,會反覆咀嚼,但也等於很容易也去鑽牛角尖,屆時你的話很有可能被演繹成負面的!

有一次我直言告訴他:
「老兄啊,我覺得你真的太敏感。」

他沒有正面回答,話題於是轉到他處,我也快樂地講東道西。後來過了二十幾分鐘,突然他告訴我:
「我覺得你說得對,我有時候太敏感。」

我心中直冒冷汗,為什麼二十多分鐘前的一句話,他放在心中,反覆思考,最後得到答案?我不能說這樣的行為有問題,而且至少他肯拿出來說,也比起那些悶在心中甚至於暗自賭爛你的人要來得正派。但是從這樣的反應,我真的不知道以後該不該扮演「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友直」角色?該不該「因為是朋友,所以有話直說,直言不諱」呢?

眼看著我逐漸也變成他眼中的壞人,我於是就使出了這最後一招。我的看法很單純,也很符合「科學與邏輯」,因為這個世界文明運作至今,大多數人的看法「代表一種公眾的認同與價值」,也許偶爾一件兩件不對你的胃口,但基本上不會「事事都不對你胃口」吧?不會「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對你胃口」吧?除非是你發現了什麼自古以來革命性的見解(如牛頓定律等五四三)而全世界的人都不懂,否則這種「聽不順耳他人的意見,看不順眼他人的行為」的情況,問題應該就是在你身上了。

後來他也發現了我這暱稱似乎是在講他,於是也跟某網友 C 抱怨, C 網友回答得好:
「是嗎?我沒感覺呢?是你想太多了吧?但如果你覺得那是在說你,那到底說得對不對呢?」

他無言,於是就與我斷絕往來。

乖乖隆地咚,這敢情好,我也省事,關心的範圍於是從此少了一個人。只是隨著時間流逝,偶爾會聽到他的消息,他也還是總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全世界都虧欠他,全世界的事情與看法也都是他最對。就這樣,兩年過去了,我看他沒有進步,一點兒都沒有。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人生就像扭蛋,你永遠不知道你轉到的是甚麼……

「人生就像扭蛋,你永遠不知道你轉到的是甚麼……」這句話取材自網友 PCBoy57 (趙彥, Yen Chao)今日的 MSN 暱稱。當然在下知道此語乃是改編自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著名台詞「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語出甘媽媽。





對於在下來說,人生沒有如打開巧克力或轉扭蛋那麼單純,或許像是烤蛋糕吧!經過一番努力與烘焙(煎熬),誰也不保證會有完美而令人讚嘆的結果。有時候結果看起來不錯,但骨子裡卻不是那麼回事,要真正嚐過了,方知箇中真滋味啊。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有錢就沒情,有情就沒錢

2008 年 5 月 24 日,在下前往永和樂華夜市拜訪友人 -- 小義大利咖啡老闆阿諾(李宏源, Arno Lee)……

(Photo: 詹姆士)



談到在下的行事風格,他鼓勵應繼續維持下去,但到底好還是不好,他也不敢講,因為他心血來潮想到了一句台語俗諺:

「有錢就沒情,有情就沒錢…」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就像老總統那麼厲害的人,也是得死

小時候,不知何時,大概是五六歲還是七八歲吧,初識死亡的存在,自己並不覺得怕,而是問我生命中最老的人──那就是我的阿媽,說怕不怕死。

阿媽怎麼回答呢?她以台語回答:「就像老總統那麼厲害的人,也是得死。」(感謝網友老刀(葉光哲, Gontera Yeh)幫忙用台語文字翻譯:「親像老總統遐爾 gau 的人,嘛是著死」)所以從而演繹推出了這樣的結論:聖人都得死,我們一般人怎能不死呢?

我當時聽了,覺得似乎很有道理,後來在成長過程,偶爾想起這件事情,就越發覺得阿媽的邏輯與哲理自有其道理。可以說服自己坦然面對生命的歷程,也可幫助他人看透這生死關卡。

老總統指的是蔣介石,在此可以套用其他一些厲害的人物,譬如孔夫子、岳飛、胡適,還是張雨生、陳定南,悉聽尊便。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M 型社會中過著 U 型人生,這是個什麼世界?

「M 型社會中過著 U 型人生,這是個什麼世界?」這是我自己的體會,除了是這陣子 MSN 暱稱外,可能也是一種憂鬱的表徵?

M 型社會: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已經消失,少數進入富裕的上流社會,但大部分向下沈淪為中、下階級,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相關人數就會從原本的「倒 U 型」(中產階級人數最多)轉變為「M 型」(或是 U 型;也就是中產階級人數最少)。

U 型人生:人一生的「幸福變化」呈現「U」型曲線,童年時和老年最會感到快樂,但在中年時卻很低潮。根據統計指出,當年紀進入 50 歲後,大多數人會慢慢走出低谷。到 70 歲時,假如身體沒有出大問題,心境就會恢復至 20 歲時那麼快樂。

後來隨著生活中的體驗,將這句話改成「在 M 型社會中過著 U 型人生的貧賤夫妻,哀的豈止是百事而已?」不是說我悲觀,而是在悲情中獲得繼續奮鬥的力量。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

今天看到好友林明傑(Jack Lin)的 MSN 暱稱為「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突有所感,將之改成…

「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堆藉口;你若很想做,會找到一個入口」。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新婚者的真心話

好友、甫結婚的螺絲兄(陳士恩, Ross Chen)本日金句:瘋狂做人只是順帶;瘋狂做愛才是重點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中國人發明文字,卻也最不喜歡寫字?

網友螺絲兄(陳士恩, Ross Chen)此次北上,分享了一句其長輩所開示的話:「中國人發明文字,卻也最不喜歡寫字。」我倆一想,果不其然!我們時常感嘆身邊沒有隨手帶著筆記本,以便記錄隨時興起的創意與感觸。一嘆,看來不是不願意記,而是沒有更方便的方法。

我呢,善用漲相機的錄影功能,隨時錄音,這雖然不算寫字,但也至少完成了記事了。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女人對旅行的浪漫幻想,經常會給男人實質上的損害

女人對旅行的浪漫幻想,經常會給男人實質上的損害


由於在老地方冰果室交流區的這篇討論,讓好友 ross_tt (陳士恩, Ross Chen)的 MSN 暱稱掛上了網友 TRU(朱尚權)這一句…





看來 TRU 可以收版稅啦。

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麵

在討論區看到杯麵兄(章凱旋, Kevin Chang)貼出小孩照片後,因為 CJ 兄(戴延昆, David Tai)的一句「您們家小朋友已經長這麼大了?這次您們回來沒看到您們家小朋友,印象還停留在上回纏著要我一起玩小汽車的樣子」,竟深深感嘆說:「唉!小朋友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長大~ 而父母卻是同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老去~」

我靈光乍現,告訴他:「何必怨嘆呢?君不見西諺有云: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麵...」,當然這是 copy 自「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的英文諺語,只是把男人改成麵,也就是指他 -- 杯麵。他大喜,說「好個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麵!贊!」

2005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網友 ross_tt (陳士恩, Ross Chen)分享了一篇他前些日子收到的 e-mail ,他說希望能夠幫助許多正在徘徊無助的網友能夠早日找到出口: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
    諸如: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開不開心、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 自己能安排的皆屬之。

    一件是「別人的事」:
    諸如:小張好吃懶做、小陳婚姻不幸福、老陳對我很不滿意、我幫助別人,別人卻不感激.....別人在主導的事情皆屬之。

    還有一件是「老天爺的事」:
    諸如:會不會颳風、地震、戰爭、開悟、成道......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都屬於老天爺的管轄範圍。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
    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
    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這只是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你就會「如實」發現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下次心情不好時,趕快問自己,那件事到底是「誰」的事!



其實對於許多人而言,這世界上只有「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跟「用錢不能解決」的問題兩種事情。錢花了可以再賺,所以能解決的就去解決。如果用錢沒辦法解決的,那就認了。當然這麼講也太務實,換一種講法,就是「凡是能用錢解決的,都不算是嚴重的事」。希望大家都別遇到嚴重的事情,也別老是用孔方兄來解決事情。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蔡政儒,字明道,生於 1968 年 12 月 22 日,台灣台北人,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電腦資訊科學碩士。性情溫文而恬澹,重義氣,嗜讀書,好美食並曾茹素五年;喜研究電影、攝影與各類玄妙事物,並與友人交遊和幫忙解決問題,進行知識與經驗的交流與分享。近年來專心於電子商務的行銷與系統事務,並擅於企劃與建置小而美的興趣類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