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5-09 06:00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佟振國/綜合報導〕儘管從科學角度來說,地震根本無法預測,但不止台灣有王老師的五一一地震預言,三十三年前去世的義大利地震學家班代迪,生前曾預測今年五月十一日羅馬將發生強震, 整座城市都將摧毀殆盡。
以八十六歲高齡辭世的班代迪,因為看到一九○八年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強震奪走八萬人命,震撼之餘,發展出一套關於太陽系星體與地震關係的理論。他相信地震是因板塊、月亮、太陽的共同運動引起,因此地震絕對可以預測。一九二三年的一次預測,讓他的理論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一九二三年,班代迪預測,亞得里亞海地區的馬爾凱隔年一月二日將發生地震。結果隔年一月亞得里亞海地區真的發生地震,只不過日期比班代迪預測的晚了兩天,地點也不是在馬爾凱,而是在更北一點的塞尼加里亞。儘管如此,義大利大報「晚郵報」頭版仍以斗大標題讚班代迪是「地震預言者」。班代迪死後,其故居內找出許多有關地震的預測,其一就是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羅馬將發生強震。儘管國家電視台RAI製作多個節目,希望平息恐慌,公民保護單位也發布聲明重申,地震沒辦法預測,不過民眾根本聽不進去。
貨櫃屋進度落後 王老師有微詞
至於預言台灣發生五一一強震的「王老師」,八日現身老家貨櫃屋現場關心進度。對於貨櫃屋原訂四月底完工,但到昨天都還沒有完工,頗有微詞,但強調無論如何都得在五一一前進駐。南投縣埔里鎮避難貨櫃屋現場依舊見工人日夜趕工,九千包白米、柴油、發電機、木炭等「長期避難」的民生物資也陸續到位。
中央氣象局局長辛在勤曾批評末日說「又不是寫神怪小說」,「沒有科學證據的事不能亂說」。
出處: http://n.yam.com/tlt/life/201105/20110509657827.html
自學韓文之形容詞活用篇ー以 재미있다(有趣) 為例
-
這是我自學韓語的過程和自製的學習教材, 希望這個筆記能幫到你。 上次是借用 먹다 來舉例動詞活用各種變化講法, 今天用形容詞再舉幾個例子,
某種程度上好像也算是終結語尾的整理? 這篇目前最多只到中級,再高深的文法我也整理不來, 因為我程度還不到那裡啊.................(倒)
新增🅽符號,...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