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8/12/02 11:03
【記者黃文鈴綜合外電】看病不找醫生反而問診網路?一項研究發現,網路上的健康資訊培養出新一代「上網自診狂」,這群人在網上尋找健康與病痛的參考資料,結果搜尋到很多最糟的診斷結果,使得這群人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反而更加擔心。學者表示,「網路搜尋引擎可能誤導使用者,讓他們更擔心自己的健康。」
微軟團隊對目前熱門的幾個搜尋引擎進行健康相關的網路研究,發現網友發問的題目中,約有2%是與健康相關的,也就是約有25萬名使用者或佔樣本數1/4的人,在此研究中,起碼都蒐尋過一個與健康有關的問題。
微軟也調查515位員工在網路上的健康相關搜尋活動。在這群員工中,約有1/3的人,回答完醫療搜尋習慣的調查後,上網對嚴重、較罕見的疾病做後續的調查。
專家指出,網路搜尋有可能會增加使用者的恐懼,例如看了網頁後,以為自己的頭痛是因為腦部有腫瘤。專家表示,擔心自己健康的人應該去看醫生。
學者發現,利用網路尋找頭痛或胸部痛等常見症狀灶因的人,很有可能會連結到重病的網頁,即使那些嚴重的病都非常罕見。也就是說,症狀輕微的患者很可能會因此誤以為自己得了重病。例如,尋找「胸部痛」或「肌肉痙攣」的人,很有可能會搜尋到心臟病或神經退化疾病的網站。
雖然這項研究沒有給予確切的證據,證明網路會增加使用者的健康恐懼,使用者可能只是對那些症狀感到好奇,但學者表示,在某些情況下這兩者是相同的意思。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搜尋引擎有可能會增加健康憂慮」,微軟人工智慧學者荷維茲表示。英國全民健康醫療服務NHS Direct也表示,網路上的健康資訊不能替代專家建議。「和臨床醫師聊聊你擔心的健康狀況,總是好的,因為他能給予你正確的方向。」
他們指出,「網路是找症狀資訊很有用的工具,但並不能完全取代專家意見。」
出處:http://news.msn.com.tw/news1071703.aspx
心得:如是如是!在下就是「上網自診狂」之一。個人覺得雖然不能說自診狂自誤誤人,但能夠從網海中獲得一些其他意見,或是自己研究,避免被單方面的醫生與醫院牽著鼻子走,個人覺得也是好事一件。凡事太過與不及都不妥,切莫因噎廢食啊!
自學韓文之文法:-고 싶다、-(으)면 좋겠다、-았/었으면 좋겠다、-기(를) 바라다/원하다、-(으)면 하다(希望...)
-
這是我自學韓語的過程和自製的學習教材, 希望這個筆記能幫到你。 本篇例句有很多是個人私心,可以看成SJ或二代團粉的許願清單~XD 1. -고
싶다(我想…、你想…) (按此聽發音) 用法:適用動詞。表達第一、二人稱的願望,第三人稱需用「-고 싶어하다」。 例句: 대부호가 되고 싶어요.
我想變成大富翁...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