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好友 ross_tt(陳士恩, Ross Chen)聊到整個去年 2008 年我拍了許多照片,但都沒時間整理,更遑論搭配文字來發表出來,實在是越累積越多,也就越無奈。搞得現在隨身小相機壞了也不敢買新的,因為很擔心繼續累積照片下去,先前的還沒消化呢!
然後 ross_tt 就分享了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三原則,讓我瞠目結舌,無話可說。
伊能嘉矩是在台灣日據時代中,來台灣進行考察與研究的多位人類學者之一。他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甚有研究,並留下許多寶貴的觀察記錄。
當 ross_tt 提及伊能時,我並不知道是誰,後來查了網路資訊後,赫然看到了他是將台灣原住民分類(族)的第一人,這一點我倒是以前就讀過了,只是無法將人名連結。還記得大專時代發現台灣許多規劃、記錄、研究與調查都是日據時代所作、留下,至今仍受用無窮時,很是感慨;當時看掉許多資料都讓我很是驚訝,後來覺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於成功的明治維新,讓當時留洋的學生得以發揮所長,讓整個日本強盛起來,也帶進了西方學術研究的方法與精神。
伊能的「踏查三原則」,也就是「田野調查三原則」,內容簡述如下:
一、即使生病或有其他事故,當天查察的事實必須當天整理完畢。
二、為了科學查察的目的,就得「注意周到」。日後撰寫報告時如果還有不明處或是疑點,就是當初注意不周所導致。
三、既然有了注意周到的查察,也得有注意周到的記述。
真是如此啊!我現在光是第一點就做不到了,更何況後面兩點?注意周到不周到這或許還有商榷的餘地,但是現在只有影音而無暇處理文字的部份,讓我也無法做到第三點。因為我也發現等到有空撰文時,也因為時日久遠,一些細節也忘卻了,光憑藉著照片與錄音,又能喚起什麼呢?如此一來還能保留些什麼細節中的細節?可能想見個吉光片羽,都是鳳毛麟爪吧。
前人的智慧,我卻不能擷取,整天醉生夢死,悲東嘆西,越想越了然!
自學韓文之文法:-ㄹ/을 때、-았/었을 때(…的時候)、-는 동안(在…期間)
-
開始之前,先複習一下目前學過有關「時間」的文法: 【언제(何時)】 언제 일어나요? 什麼時候起床? 언제 만나요? 什麼時候見面?
언제 시작해요? 什麼時候開始? 【-부터...-까지】從…到… 아침 9시 부터 저녁 6시 까지 일해요. 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6點。
1월 부터 3월 까지 한국...
1 天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